要问中国家电企业最缺什么、最不缺什么?我的答案是:最缺创新和理性,最不缺营销和激情。
前不久,长虹集团宣布推出“千亿计划”: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,2015年力争达到1500亿元。计划一出,媒体纷纷质疑长虹“放卫星”。
“放卫星”的不止长虹一个。此前不久,苏宁宣布到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6500亿元,其中实体店3500亿元,电子商务3000亿元。而2010年苏宁实体店销售约为755亿元(一说“超过1200亿元”),电子商务约为20亿元。
而2011年初,美的宣布到2015年实现企业规模翻番,“再造一个美的”,营业收入达到2000亿元。
中国家电企业突然高调的背后,是今年初中国家电行业协会公布《中国家用电器工业“十二五”发展规划的建议》,建议提出,在十二五期间“发展5个左右具有综合竞争实力的国际化企业集团”。
显然,大多数中国家电企业都很希望自己成为“5个左右”中的一个。
那么,哪些家电企业有望跻身“5个左右”呢?我们来分析看。
如果不把做流通的国美、苏宁算在中国家电企业里面,则中国家电企业有5个指标可以使用;如果算上国美、苏宁,鉴于二者体量很大,且未来很有可能持续高速发展,则留给中国家电企业的指标只剩下3个。
以目前态势看,海尔、美的跻身前五已是板上钉钉,不容置疑。对于海尔、美的来说,未来只是谁做老大,谁做老二的问题。
那么,三至五名可能是谁呢?
我认为格力、海信、TCL、长虹四个企业都有希望。但是,格力、海信入围的可能性最大。
格力电器(非格力集团)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608亿元,利润近43亿元。今年第一季度,格力电器收入同比增长68.91%,利润同比增长46.27%。若以收入全年平均增速30%计,则2011年格力电器实现800亿元营业收入应不困难,2012年突破1000亿元规模也是完全有可能的。这一判断,基于过往多年格力良好而稳健的成长性。
一个有意思的事实是,格力电器的业绩基本上是靠空调产业独立支撑的,单一产业能做到如此规模和效益,堪称奇迹,这与格力在空调产业上强大的技术积累分不开。
再看海信。2010年海信实现销售收入637亿元,在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中位居前茅。该企业拥有海信、科龙、容声三大品牌,产品覆盖电视、空调、冰箱、手机、地产等领域。尤其海信电视产业,近年来表现较为突出,被认为为本土品牌中销量最大的企业。但是,近年来,海信发展步伐明显放慢(节奏和海尔相似),除彩电之外,其他产业如空调、冰箱、洗衣机,市场表现差强人意。本来地产是海信集团重要的利润支撑,但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之下,未来可持续增长的空间不大。
这实际上意味着未来支撑海信成长的力量主要来自彩电。而彩电恰恰被业界认为最不具有竞争力和成长性的产业。 |